本篇文章1322字,读完约3分钟

核心提示:记者从基层调查了解到,上海虹口区在以往街道和居委会层面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探索建立38个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区,构建“15分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圈”。目前,“强管理”和“强服务”在小区建设中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

新华社记者冯叶

上海(cnfin . com/Xinhua 08 . com)-记者从基层调查了解到,上海市虹口区在以往街道和居委会层面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探索建立38个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区和15分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圈。目前,强管理、强服务在小区建设中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

近年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等功能平台已在全市所有街道和城镇实现标准化,网格化管理中心和综合服务站已全部下沉到村居委会。上海还在全市部署了一号工程,以推动创新型社会治理和加强基层建设。

虹口区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要真正完成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必须消除一些盲点。例如,街道层面的服务窗口和服务平台对辖区内的许多居民来说仍然太远,有些老年人需要步行二三十分钟;但是,居委会层面的服务设施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虹口通过征求群众需求,提前投入近2亿元,共分配38个区。在场地安全方面,剥离街道招商功能后,部分经济适用房将转移到一批,部分出租房将退役腾出一批,结合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一批社会资源有偿使用和共享。规划的38个区总建筑面积将达到4.5万平方米。从功能设置上看,该区定位为三大板块: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的延伸、包括助餐、医生、保健和日托在内的老年人综合服务、包括区域党员活动中心、团体工作室、共治会所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内的区域党建。

上海基层建设“15分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圈”

目前,虹口凉城街第一区已经建成并向居民开放。记者在小区现场看到,在这座三层楼房里,有很多功能,如社区人民大会堂、老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站、集体工作室等。在老年服务中心,有20多种服务内容,如日托、膳食援助、清洁援助、康复活动、健康咨询、心理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这里的老人非常活泼。

上海基层建设“15分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圈”

住在附近的80多岁的居民钟宁星因病卧床多年,是第一个入住老年服务中心的老人。每天早上,他由护士陪同,早上进行康复训练,中午吃营养午餐,晚饭后午休两个小时,下午和老朋友聊天、看电影,然后由护士送回家。护理人员都来自专业机构。

同时,第一区也是街道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的管理站。记者看到,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出各点的情况:某小区路面上有废弃的木板影响居民出行,管理站立即立案,并通知居委会和物业进行处置;居住区的老人不知道如何申请日托服务。管理站接到消息后立即做出反应,并安排居委会干部上门进行评估。目前,第一区每天处理150多件社区管理事务,一群人反映的违章建筑、乱扔垃圾、摆摊等问题得到了迅速有效的处理。

上海基层建设“15分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圈”

据凉城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该区的形态建设只是开始,根本目的是实现功能,满足群众。关键是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注重服务的可获得性、价格的可承受性和运行的可持续性。目前,街道正在完善第一区的运营模式,推进其余三区的建设。

据介绍,根据设施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推进的要求,到2016年底,虹口区80%的综合区建设任务已经完成,其余将于2017年完成。(结束)

标题:上海基层建设“15分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圈”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