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6字,读完约7分钟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提出要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市场上一直有收紧再融资的传言,再融资政策在未来肯定会改变。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抓住市场实际,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现在预审员强烈要求这样做,周期很短."16日,南方一家经纪公司的投资银行宝岱(Bao Dai)告诉记者,“ipo会议现在开得很快,尤其是在创业板。”在报告之前,通常需要半年时间准备反馈。现在可以报道两三个月。”

尽管市场反应强烈,但新股发行的高频率似乎已成为常态。

自今年2月以来的10个工作日里,首次公开募股的数量达到了24个,平均每天发行2.4次。在1月份的高峰期,每日发行量达到2.8份。

不仅如此,这种快速的步伐也正被传递到ipo试点的前端。

南方一家经纪公司投资银行的保荐代表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行审核会议的预审员现在压力很大,周期很短。“上一份报告是在半年后准备反馈的。现在周期缩短到两三个月,创业板更快。”鲍岱说道。

北方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的高管告诉记者,该公司相关人员正在积极探索ipo项目。然而,在许多投资银行家看来,不能排除迅速发行和去库存化的举措,为注册制度做准备。

证监会主席刘在最近的公开声明中也提到了注册制度。他认为,登记制度是监管方法论的要求,与行政审批制度并不对立。核心是做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质量检查,资本市场要稳定运行。

一方面,新股发行继续保持高速,而另一方面,再融资收紧。

2月16日,八个关于再融资的谣言在业内流传。尽管这一消息没有最终得到证实,但对许多投资银行家来说,这是非常有可能的。“我个人觉得更可靠,这与刘主席最近的声明是一致的。”一家中型经纪公司的投资银行鲍岱告诉记者。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提到要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市场上也流传着收紧再融资的传言。

在业内人士看来,再融资政策在未来肯定会改变。在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中国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发言人表示,要把握市场现实,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Ipo发行保持高速增长

新股发行的高频率仍在继续。"现在预审员强烈要求这样做,周期很短."16日,一家南方经纪公司的投资银行鲍岱告诉记者。

“ipo会议现在非常快,尤其是在创业板。在报告之前,通常需要半年时间准备反馈。现在可以报道两三个月。”上述投行的鲍岱表示。

投资银行的鲍岱对记者说:“会上的预审员意在尽快消化会上排队的企业,所以现在发布的节奏很快。我们的项目将很快准备好接受反馈。”尽快消化ipo的目的可能是为推出注册制度做准备。

上述投资银行家告诉记者,反馈将在项目报告后四五个月开始,但需要排队一年以上。“现在我们的业务重点是ipo,而新三板表现不佳。我们将优先考虑那些稍微可靠的公司。”它告诉记者。

事实上,一些券商最近告诉记者,新三板项目不如以前。“一方面,高质量的新三板项目基本上都上市了。另一方面,新三板的标准也提高了,许多贫困企业不能上市,而一些好的企业必须上市。但是,我们的收费仍然很低,性价比太低。现在ipo速度很快,所以我们现在把重点放在ipo上。”一位中型券商投资银行家告诉记者。

IPO高频发行铺路注册制 再融资收紧传闻再起

这与中国证监会主席刘最近的言论是一致的。在刚刚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提到,解决ipo堰塞湖需要2-3年时间。

事实上,ipo发行速度的加快始于去年底。“这几天我有一个项目,我会在盖章后立即给予批准,然后签发。”去年年底,投资银行宝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ipo发行的快速发展,ipo已经成为券商最重要的业务。拥有丰富ipo储备的券商受益,而那些项目不足的券商正在积极探索。“现在ipo发行速度非常快,股票数量也不够。每个人都在探索新的ipo项目,并增加储备。”2月16日,一家大型经纪投资银行的高管告诉记者。

“现在许多公司也对目前的时机持乐观态度,希望申请上市。我们也签了很多,但很多都不规范。”上述投资银行的鲍岱告诉记者。事实上,即使ipo加速,审计标准也没有放松。2月16日,一些投资银行家向记者证实,“审计仍相对严格。”

再融资政策可能会改变

2月16日,关于再融资政策的传言曾在微信朋友圈引起轩然大波,而ipo则保持了高发行压力。

该传言指出了再融资的八个政策取向,包括定价模式、融资频率、再融资规模和对募集资金使用的限制。

同一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要求一些投资银行家证实这一点。尽管受访者不确定新闻的准确性,但他们基本上认为新闻“更有可能是可靠的”。

“我个人觉得更可靠。二级市场的缺点是,许多资本鳄鱼操作市场是通过定价来固定的。”南方一家中型经纪公司的投资银行鲍岱告诉记者。

这些改革思路也符合刘最近的表态。比如,在刚刚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就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资本大鳄”,说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冒雨,要有计划地抓捕一批资本大鳄。

刘上任后,资本市场的各项政策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加快首次公开发行(ipo)步伐和为明确登记制度铺平道路的预期,再融资一直被认为是其改革的下一个重点。早些时候,北京的一位投资银行家告诉记者,监管机构将很快出台一些新的再融资政策。

在1月20日的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融资过度、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下一步将采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频繁融资或单笔融资金额过大,并从整体上考虑严格的再融资审计标准和条件。

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在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新闻发布日也表示,要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禁止将募集资金用于类似金融业务,限制将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营运资金,严格监管上市公司的呆账融资和后续融资。

事实上,关于再融资政策的改变已经有很多争论。例如,在2016年底,有传言称将修订再融资政策,将有六个门槛,包括融资间隔、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项目收入、主营业务相关性等。此外,还包括促进配股和公开发行的方式,以及价格控制和数量控制的节奏,即鼓励按市价发行,限制融资规模和发行速度。

与上述传言相对应,再融资审计已经放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去年底的一次保险生成培训会议上,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明确表示,非公开发行偏离了当时设立这种融资方式的初衷。

如果新的再融资政策的传言是真的,它将不可避免地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将更加市场化,操纵市场的利润将大大降低。”一家经纪公司的投资银行鲍岱告诉记者。另一位上海投资银行家认为,在再融资紧张的背景下,并购活动可以增加,这有利于市场的发展。

(编者:郑世峰)

标题:IPO高频发行铺路注册制 再融资收紧传闻再起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