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7字,读完约3分钟

"支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被《2017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命名后,民族医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作为民族医药行业的领军人物,全国政协委员、郑起藏药(002287,BUY) (002287.sz)董事长雷菊芳今年提出了很多建议。《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她最看重的是《关于优先制定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目录并批准其发展的建议》。

“我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公司能够保持在民族医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但是,我所期待的是,通过许多民族医药公司的努力,消费者将来会愿意接受民族医药产品,并最终以消费者的健康为交换条件,以消费者的放心为交换条件,取代整个民族医药产业的增长和成长。”雷菊芳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说。

民族药盼享受《中医药法》政策红利

争夺中医药政策的红利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引起高度重视,明确规定:“本法所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医药的总称,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认识的医药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这是对民族医学发展的极大支持和促进。该法还重视发展古代经典的著名政党,并首次在法律形式上提高了它的高度。”雷菊芳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众所周知,以藏、蒙、维为代表的民族医药有着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和古籍。据资料统计,本次考试藏医、蒙医、卫医、傣医、壮医哈萨克族医经典方剂约1050种,按各民族150种方剂平均计算。不幸的是,只有几十个被开发成准中药品牌。

“我们要求中医药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中医药法》的精神,优先对仍然广泛使用、疗效确切、特色优势明显的民族古籍进行编目,完成制定工作,批准开发利用。”雷菊芳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为了加强民族医药的发展,雷菊芳建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指导下,委托全国医药行业协会组织专家,编制民族经典方剂遴选原则和目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优先开发利用。

同时,她强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制定民族经典方剂注册技术规则时,应充分考虑民族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允许保留其发展特点,防止“一刀切”。

呼吁加快工业发展

2017年2月,新版《中国医疗保险目录》发布,目录中西药和中成药的比例分别达到51%和49%,基本持平。有关部门专门组织民族医药专家对藏、蒙等民族传统医药进行了评审,新增民族医药41种,增长90%,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医药。

尽管如此,民族药的市场份额和产业化规模仍然很小。“现在民族药的市场规模不是很大,产能份额只有40亿。”雷菊芳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说。

据雷菊芳介绍,目前,中药是主要的天然药物,民族药占不到1%。另外,民族药在中药领域的市场开发程度相对较小,影响其产业化的障碍很多。

“就登记而言,有两个问题,相当于品种准入和市场准入。这是民族医药面临的两座大山。”雷菊芳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此外,从临床路径来看,资金投入巨大,周期相当长,是影响民族医药企业发展的一个问题。"如果你避免临床实践,你将为制药公司减轻最大的负担."

雷菊芳表示,民族医药的发展和壮大是一个市场认可的过程,企业也将加大营销力度,让更多的患者、医生和医院能够理解、了解和信任民族医药。"我们也在寻求政策支持来促进民族医药的发展."

标题:民族药盼享受《中医药法》政策红利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