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71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刘猛

近两年来,结构性存款规模迅速扩大,但违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银监会于2019年发布多份监管结构性存款的文件后,央行最近发布通知,将结构性存款的保证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

那么,目前结构性存款产品的规模有多大,各银行的销售过程是否存在混乱,结构性存款收益率的未来趋势如何?《证券日报》记者3月10日采访了行业专家和几位银行工作人员。

1月份的结构性存款

规模达到10.79万亿元

自2018年以来,受禁止发行保本理财产品的新资产管理规定等因素的影响,结构性存款因其保本和高回报成为商业银行的新宠。2019年初,结构性存款收入和票据贴现率上下颠倒,部分企业用贴现票据购买高收益结构性存款,使结构性存款成为套利工具。监管当局高度关注相关问题和风险。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了央行近年来的数据,发现2018年8月、9月和2019年1月,中资国有银行结构性存款(包括个人和单位)规模三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9年2月首次突破11万亿元,达到112259.60亿元的峰值。

随后,监管当局主动进行监管。2019年5月17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巩固治理混乱成果、推进合规建设的通知》,将结构性存款业务纳入相关混乱调查范围。

2019年9月6日,北京银监局发布《关于规范发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指出结构性存款存在产品设计不规范、风险计量不准确、业务量与风险控制能力不匹配、推广销售不规范等四大问题。

2019年9月2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发布了《关于纠正银行业和保险业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的通知》,列举了银行业和保险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一系列表现形式,包括结构性存款虚假结构、替代保本理财、按保本产品促销等。

2019年10月18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根据结构性存款业务的性质和风险特征,从衍生产品业务管理、投资者适宜性管理、合规销售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了结构性存款业务管理体系。

经过几次监管努力,结构性存款产品的规模略有收缩。截至2019年12月底,结构性存款规模为9.6万亿元,低于10万亿元。

然而,根据央行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中国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资产负债表和中国中小银行人民币信贷资产负债表,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国有银行结构性存款(包括个人和单位)存量规模已恢复到10万亿元以上,达到10.79万亿元,比上个月增长12.4%。

保证回报率

下降是一个普遍趋势

《证券日报》记者登陆银行官方网站,查看近期出售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并通过电话咨询了部分银行工作人员。

据记者调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的设计趋于复杂化,一些银行原有的两层结构设计已经转变为三层结构。

以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黄金挂钩三级区间产品为例,与黄金看涨三级区间挂钩的四个月结构性存款的预期年利率分别为1.35%、3.79%和4.09%。

这种与黄金挂钩的三级产品很有可能获得年化中间利率。据我行财务经理介绍,目前我行三个月期人民币存款浮动后的利率为1.35%,该四个月期结构性存款产品的保证年收益率为1.35%,高概率获得的实际保证年收益率为3.79%,非常合适。

上述财务经理坦言,为了吸引客户,这种三级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的中间年利率接近最高年利率。目前,短期产品中没有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替代产品,因此结构性存款产品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财务经理告诉《证券日报》,大多数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最低浮动利率总是超过基准存款利率。目前,我行尚未收到央行通知,现有结构性存款产品销售正常。然而,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结构性存款的担保收益率在未来将会下降,这是大势所趋。

值得一提的是,在《证券日报》记者的电话咨询过程中,银行员工的合规销售意识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许多理财经理主动提示产品风险,并表示投资者应改变以往刚性赎回的投资理念,在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内理性投资。

结构性存款产品

发行规模可能会下降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3月10日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此前,市场利率定价的自律机制并未对所有存款产品进行限制,结构性存款因其盈利能力、安全性、流动性等优势成为商业银行高利率省钱的重要产品,但这打乱了存款市场的利率定价,不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债务成本。然而,在一些结构性存款产品中,通过设计虚假结构将风险浮动收益转化为固定收益是违背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原则的。随着进一步标准化,结构性存款产品将越来越难以成为过去的存储武器,发行规模可能会下降;与此同时,在对关联收益进行监管后,结构性存款的担保收益率将接近基准存款利率,因此它也将下降。

结构性存款规模重回10万亿元 理财经理坦言:监管趋严 保底收益率将下行

黄表示,银行债务方的成本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营成本。为了降低实体融资成本,降低银行债务方的成本也是最重要的。因此,有必要严格控制过度竞争,如高利率和储备。只有通过控制债务成本,才能更好地引导lpr报价的降低,进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沈万红元(000166)指出,规范结构性保证收益率将有效打破银行间高息存款的囚徒困境。当储户没有产品可供选择时,他们自然会选择第二风险收益率的产品,从而引导整个社会向储蓄回报中心下移,最终实现全社会为实体盈利。预计这一强有力的措施将显著降低银行的债务成本,推低贷款定价,支持实体经济。

标题:结构性存款规模重回10万亿元 理财经理坦言:监管趋严 保底收益率将下行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