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8字,读完约6分钟

每个记者李彪,每个编辑陈旭

上周五,HKEx方面证实,将于本周公布最终规则,其中市场最担心的是,尚未产生收入的生物技术企业将首次获准在香港股市上市,而被视为“创新型”的企业将获准在香港双重股权结构的股市上市。

这项新规定一旦实施,对于R&D周期长、财务压力大的创新型R&D制药企业来说,将是一把“安全锁”。但对于风险资本市场来说,它也面临着企业估值快速增长带来的市场泡沫问题。

事实上,2017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大幅上升,成为投资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制药业是否存在泡沫,未来投资趋势如何,HKEx新规则对制药业有何影响?

针对这一系列话题,国家商报记者采访了盖华首创集团董事长、h50(即“中国医药卫生产业投资论坛”)创始主席徐孝琳、松河资本董事长、h50轮值主席罗飞。

制药投资今年将继续升温

NBD:2017年,医药领域vc/pe投资案例数量持续下降,但融资金额比上年有所回升。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徐孝琳:现在,医药投资的案例更加集中,投资金额也比前期大。

中国医疗领域的投资逻辑通常是创新和并购。在过去,早期的投资有点像天使投资,投资500万元,1000万元占很大一部分。还有ipo前(在企业上市之前或企业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上市时),每个企业的投资额不会太大。但现在不同了。很少有投资机构会将ipo前作为投资策略,要么在前期投资,要么在后期投资。现在这两件的数量变大了。

每经专访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港交所投资新规“临产

2018年,投资机构在医药领域的投资额不太可能下降。去年,私募股权市场新募集的资金约为1.4万亿元,但大部分都是去年没有投资的,所以今年整个行业的募集资金可能会减少,但投资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另一方面,当其他领域的投资不乐观时,投资医疗行业相对安全。此外,一些股票交易市场正在吸引制药公司,医疗投资在2018年不会减少,只会增加。

新药的价值在一年内翻了一番

Nbd:许多上市公司都在向生物医药行业伸出橄榄枝。这些政策会对制药业和投资机构产生什么影响?

徐孝琳:如今,包括沪深股市、港股和纽约股市在内的许多市场都在争夺生物医药的“独角兽”。生物医药不仅是一个新兴产业,而且具有占用土地等资源少的优势,必将成为资本。市场竞争的焦点

据HKEx透露,该公司将于今年4月30日接受生物技术公司在HKEx上市的申请。事实上,一些企业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据我所知,两家企业已经为此做了三个多月的准备。我问了HKEx的有关负责人,他们第一批计划生产多少个公司。他们说他们没有“一批一批”的概念,成熟了就做,但不要一下子批得太多。如果申请在4月30日正式发布,预计第一批将在今年6月推出。

每经专访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港交所投资新规“临产

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生物医药企业,再加上内地和纳斯达克吸引制药公司上市,我估计这股热潮只会越来越热,“泡沫”会越来越重。让市场自发地平静下来是不现实的。

目前,相当一部分即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未能产生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判断是否存在泡沫。现阶段,他们都致力于原创甚至模仿创新,这类企业的估值泡沫应该会持续数年。如果沪深股市和香港股市推出上市优惠政策,生物医药行业至少在5年内肯定会升温。

一旦一家公司成功上市融资,即使只筹集到1亿到2亿美元,融资资金也足够它使用三四年。因为一个成熟的三期临床项目每年可能花费7000-8000万元,从一期临床试验和二期临床试验到真正的产品需要3-4年的时间。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泡沫在3~4年内可能不会破裂,只有在最后阶段,如果产品不能被批准,泡沫就会破裂。

从原药的角度来看,2007年至2017年,中国市场批准了30种原药,而之前可能有300种原药提交审批。从临床到批准,有一个概率问题,所以有泡沫是正常的。当我们看R&D制药企业时,成功的概率真的太低了,这就是为什么投资机构不敢在这个领域下太大的赌注。

罗飞:实际上,这种影响是从去年年初开始出现的。三年前,新药的估值相对较低,去年有了很大提高。与同期美国资本市场的药物估值相比,中国的估值甚至会更高。

估值变高后,对整个行业有明显的影响:第一,制药公司选择投资者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第二,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有条件聘请更好的团队,这样可以更快地进行临床试验,加快创新步伐,加快本土原创企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将降低整个行业创新发展的风险,因为在医药行业,一些R&D企业往往资金不足,不能半途而废,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每经专访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港交所投资新规“临产

一般来说,较高估值的影响是双重的,这可能对投资者不利,但对行业创新有利。

从估值的变化来看,与三年前相比,新药的估值至少翻了一番。如果三年前临床试验前的估值是1亿元,那么2016年底前应该是3亿元,去年年底应该是6亿元。与前几年相比,去年至少翻了一番。

估值上升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个行业越来越重视创新;第二,国家去年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支持这个行业;其次,香港股市给了它一个窗口。

机构投资策略存在分歧

Nbd:新药估值增长过快,将给投资机构带来更大的风险。然而,上市渠道的门槛降低了,这增加了制药公司的成功机会,这也是投资机构的机会。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

徐孝琳:在医学领域,一方面,成功有高回报,另一方面,在早期有这么大的风险。如何投票?所有的投资者都必须有一个投资策略,每个机构都会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和不同的投资风格。

一些机构进行纯早期投资,投资布局会稍宽一些:对于同样的疾病,他们肯定不会只投资一个企业,也不会对每个企业投资太多,因为这些早期企业不知道谁能出来,投资企业的数量会稍多一些,但他们不会撒胡椒面。

盖华资本有点落后于投资。例如,在我们投资的一家公司,有五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其中一项刚刚从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成功的概率会稍微高一些。

然而,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序列中有4~5个产品同时进行,资金消耗将非常大,每年的研发费用约为1亿元。如果这种企业只投资几千万元,那基本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更适合规模较大的基金。在药物被完全批准后,他们不想投资。一旦批准,他们的估价将增加5~10倍。因此,核心是把握投资头寸。

编辑朱昱

标题:每经专访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港交所投资新规“临产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