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7字,读完约2分钟

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2018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达到8.8万亿元,前三个月新增结构性存款仅1.84万亿元,超过了2017年全年1.8万亿元的增长规模。

在这方面,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601328)(港股03328)高级研究员武文昨日向《证券日报》表示,结构性存款规模飙升的背后,是根据新的资产管理法规将表内财富管理转变为结构性存款的内在需求。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麒麟认为,总体而言,结构性存款激增的原因是复杂的,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金融脱媒、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和货运基地背景下。其他产品转移了银行的储蓄;其次,用于增加负债的银行融资将受到新的资产管理法规的重新监管,银行不得不寻求其他方式。

李麒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目前的扩张趋势和市场产品来看,存在着以结构性存款为名的“假结构性存款”现象,但高利率是现实。这些产品背后的本质是银行提高内部资产转移定价,并向客户承诺高利率。

李麒麟表示,后期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限制不具备衍生产品资格的机构发行结构性存款或结构性理财产品;无论是结构性存款的衍生产品还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其限制的表面是结构性存款的设计,实质上没有衍生产品的投资交易;考察结构性存款的行权条件是高概率还是确定性事件,行权限制条件是“确定性事件”。

结构性存款激增 是穿“马甲”的高息揽储搬来的?

华夏银行金融市场部产品经理罗祁智(600015)昨日向《证券日报》表示,“假结构性存款”现象跨越了存款业务和理财业务的界限,违背了新《资产管理条例》不允许表内保本和理财业务的基本精神,也有可能导致过渡时期的“supervision/"きだよ”和套利。

最后,武文认为,随着监管规则的出台,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增长将会回落。预计在严格监管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管理规则即将实施,并将在销售流程、协议文本、投资者风险预警等方面给予进一步明确的指导。,而“假结构性存款”的生存将受到挤压,这将有助于银行业进一步打破刚性赎回,同时,银行业债务方面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标题:结构性存款激增 是穿“马甲”的高息揽储搬来的?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