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7字,读完约6分钟

十年来,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投入小微企业贷款4454亿元,“三农”贷款1.05万亿元,扶贫贷款43.14亿元,国家助学贷款8.17亿元,受灾失业人员就业贷款23.65亿元。

紧挨着一排排独特的羌族建筑,汶川县是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300公里外,青川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电子商务产业优势,发展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000061,诊断股票)产业;彭州宝山村是一个拥有数千英亩梯田的野蔷薇村,吸引了许多游客,已成为当地春季旅游的新名片...

今年5月,《金融投资报》记者在上述受灾地区看到,过去10年遭受巨大破坏和损失的地震灾区似乎从天堂重生了。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受灾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830亿元,是地震前的三倍。在跨越式发展的背后,四川金融业的力量值得关注。

充分发挥“输血”功能,继续增加信贷供给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投资新闻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十年里,四川银监局积极引导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向受灾地区投放信贷资金。在充分发挥金融“输血”功能、帮助灾区快速重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育灾区“造血”能力,重点支持地方支柱产业和企业发展,促进灾区真正振兴和发展。

截至2018年3月底,四川39个受灾地区存款余额为1.15万亿元,比地震前增加9140亿元,增长近3.8倍;39个灾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206亿元,比地震前增加7159亿元,增幅6.8倍。

具体来说,在过去的十年里,四川省的银行机构向受灾地区投资了3054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其中,交通基础设施贷款992亿元,市政基础设施贷款885亿元,水利农村基础设施贷款651亿元,为灾区重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适用房项目贷款187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33.19万笔,704亿元,农村住房改造贷款60多万笔,近150亿元投入灾区,有效帮助灾区人民实现了“安居乐业”的目标。共向灾区支柱产业发放贷款2319户,贷款2933亿元,有效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带动灾区人民脱贫致富,实现了“幸福工作”的梦想。

四川金融业“输血”震区 十年涅槃重生

十年来,四川省金融机构共向灾区投入小微企业贷款11.5万笔,总额4454亿元,向“三农”贷款1.05万亿元,向扶贫贴息贷款43.14亿元,向国家助学贷款8.17亿元,向因灾失业人员发放创造就业贷款4.01万人,23.65亿元。

构建绿色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可用性

在充分发挥“输血”功能的同时,如何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也成为四川银行业关注的焦点。据《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近十年来,四川银监局按照原银监会“急事要急,特事要快”的指示,为灾区新机构建立了“绿色通道”,指导全省银行业机构做好灾区网点的科学布局和重建规划。 鼓励在灾区设立新的分支机构,增加自助服务机的交付,不断扩大灾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四川金融业“输血”震区 十年涅槃重生

震后初期,灾区银行业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满足灾区人民迫切的金融需求。例如,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克服停电、通信中断等问题,首次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设立“巴巴银行”,开展金融服务;中国农业银行(601288)(港股01288)四川分行推出“绿带”行动,设立1000多个救灾柜台,开辟绿色金融服务渠道;四川省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发放生活补助、超额住房安置费等费用,及时向受灾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雅安商业银行、长城西部银行等地方法人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发放近1亿元农村住房改造贷款,惠及2000多个农村家庭。

四川金融业“输血”震区 十年涅槃重生

据不完全统计,震后四川银行业机构开发了70多种创新金融产品,累计服务金额达338亿元。灾后保留和开发了一些创新金融产品,现有余额34.15亿元。十年来,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受灾地区修复或搬迁1690家网点,新增网点286家,累计投资成本33亿元;新增自动取款机7406台,pos机6万多台,总投资7.8亿元,有效满足了灾区人民就近便捷获取金融服务的需求。

四川金融业“输血”震区 十年涅槃重生

地震巨灾保险为四川试点项目提供了431亿元的风险保障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保险业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帮助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保险服务,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为受灾群众开发专项保险产品,积极提供工程、财产、货物运输、农业、事故等各种保险,并给予优惠费率,为灾后重建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险保障功能。

四川金融业“输血”震区 十年涅槃重生

据统计,保险业向灾区捐赠4.53亿元。仅2008年地震一年,保险业就投资9786.4万元,修建了70所希望小学、21所养老院,救助了716名地震孤儿,金额达3005.4万元。在受灾严重的54个县区,保险业共涉及87个重建项目,投资2.2亿元,为四川灾后重建和治理贡献了保险力量。

“5.12”汶川地震也将巨灾保险带回了公众的视野。2015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乡居民地震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下发,四川省成为中国首个巨灾保险试点。

2016年5月,原中国保监会和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建立城乡居民住宅楼地震灾害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发布。2017年,在原中国保监会的统一部署下,居民地震巨灾保险开始逐步纳入国家巨灾保险体系管理。

由此可见,在“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之际,巨灾保险的巨大作用已经开始在各试点城市显现。《金融投资报》记者从“保险服务巨灾风险管理专题论坛”了解到,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四川省已有18个市(州)申请开展地震巨灾保险,10个市(州)实现承保,惠及165万城乡居民,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31亿元。

标题:四川金融业“输血”震区 十年涅槃重生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