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61字,读完约12分钟

描述: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外部。经济日报记者李宇琪照片

图①甘肃陆港(武威)甘肃重离子医院中控中心。经济日报记者李宇琪照片

图②中欧国际货运列车“天马”从武威出发。(数据地图)

图③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园区鸟瞰图。经济日报记者李宇琪照片

阅读技巧

2014年7月,“丝绸之路看甘肃”采访团报道了甘肃武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建设甘肃省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的实践。近三年过去了,甘肃(武威)陆港建设有什么进展,目前有什么新的思路...带着这些疑问,本报的研究团队最近再次前往武威,以期探索西部欠发达城市武威的案例。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为创新和发展创造一个“试验场”

初春三月的河西走廊,许多土地仍处于冰冻期,但当它穿梭于甘肃陆港(武威)的各个区域时,一个繁忙的建筑场景跃入我们的眼帘。

在甘肃(武威)陆港凉州工业基地,武威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告诉记者,总投资8.93亿元的道路、公用隧道等基础配套设施将在年内完成,将完全满足入园企业的需求。

“没有钱我们就不能发展。越是落后的地区,我们越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在这一点上,我们武威敢于成为第一个“无中生有”,尝到了发展的甜头。”在这方面,建设速度最快的地方干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是中国唯一一个由民营企业投资运营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灵活的运营模式已经让东部地区的许多同行竖起了大拇指。武威还率先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武威列为在重大市政工程领域开展ppp创新的重点城市。目前,甘肃陆港(武威)普遍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epc)的“交钥匙”模式,充分利用市场力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项目建设,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Aiji、净值、信息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作为武威外向型经济的新载体,甘肃陆港的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制度机制。为此,武威成立了甘肃(武威)陆港建设发展领导小组(指挥部)和甘肃(武威)陆港管理委员会等五个职能部门,从组织领导、管理体制、优惠政策和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例如,陆港突破了项目审批和备案、土地征用和财税等行政区划的界限,被授予市级管理权限,实现了招商引资、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分业统计武威市委副秘书长、甘肃省陆港(武威)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汉峰举例说明。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然而,武威发展外向型经济,更迫切的是解决“人”的问题。采访期间,武威发布了《2017年甘肃省武威市引进375名急需人才的公告》,当地人力资源部还在北京和Xi举办了专门的招聘会。据报道,这种集中、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行动始于2010年的武威。此外,武威还从选拔、使用、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区域差异化人才创新政策机制。最终目标是让人才不仅“进”,而且“留”和“做好”。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我们甘肃(武威)陆港管理委员会成立时间不长,大部分人员都在引进人才,包括我自己。”姚汉峰坦言,他之所以选择在武威加入中央部委后留下来,是因为他看中了甘肃(武威)陆港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当地官员创业的良好氛围。“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加快陆港经济和产业体系建设

如果说建立保税物流中心是武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第一步”,那么基于港口功能规划的木材、肉类、铁路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是武威建设陆港的关键一步。

武威已经从西北腹地转变为甘肃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商业平台,这与必要资源的聚集和陆港功能的发挥是分不开的。事实上,许多地方发展陆港的实践表明,只有构建一个以国际贸易、国际物流、金融服务及相关产业为支撑的陆港经济产业体系,才能避免一些地方在发展陆港过程中出现的“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根据甘肃省政府批准的甘肃(武威)陆港发展规划,未来15年,武威将建成功能齐全、要素集中、运行高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陆港,建成现代化、外向型、多功能、生态化的综合工业区,突出现代物流、港口平台和国际贸易,形成生产性服务业、进出口加工业、现代制造业、出口示范农业和文化旅游“3+2”

随着武威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的批准,这些战略设想变得清晰起来。据介绍,目前,江西省赣州市和甘肃省武威市只有两个入境木材检验检疫监管区。与地处中国中部的江西赣州相比,地处欧亚大陆桥“咽喉”地带的武威具有向西开放的优势。

武威市商务局副局长谢认为,设立进口木材检验检疫监管区,将成为地方政府有效利用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与“甘肃开启西部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的定位高度一致。

据悉,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监管区建成后,近期将实现年加工销售100万立方米木材的规模,远期将实现年加工销售400万立方米木材的规模。国内家具制造业有望充分利用中亚、俄罗斯和欧洲的木材市场资源,刺激和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木材产品的消费需求。“设立入境木材检验检疫监管区可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的港口功能,提高中欧国际货运列车‘天马’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武威产业集聚发展,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甘肃鲁钢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斌说。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陆路口岸甘肃(武威)仍在努力建设内陆地区进口肉类产品的集散地,争取获准建设铁路、粮食、水果和整车进口口岸。未来,甘肃陆港(武威)将建成以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的陆港中心,形成“一心一带两廊两片”的整体空空间结构。甘肃卢思宠物食品有限公司看好武威的西部开放优势,最终落户甘肃武威陆港。生产经理魏武刚告诉记者,生产结束后,每年将有1.8万吨宠物食品从武威运往欧洲、美洲和中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恒瑞年产120万套全钢高性能子午线轮胎也选择了在陆路口岸甘肃(武威)登陆,这也是对其便捷“出海”优势的乐观。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专家表示,武威要想成为甘肃外向型经济的龙头,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走廊经济”上。当务之急是巩固与陆港配套的产业基础,尽快形成产业支撑。目前,红星美凯龙“一带一路”经贸产业合作区、中欧国际物流基地、跨境电子商务全球直购体验中心、中国武威电子商务物流中心、中泰工业园等一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保税物流中心生根开花

在武威建设陆港的“棋局”中,保税物流中心是关键的“输家”。三年前,当《经济日报》记者第一次参观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时,它还是一个泥泞的工地。在简易房设立的办公室里,保税物流中心的业主和甘肃陆港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规划和发展前景。

当时是七月的仲夏,简单的办公室闷热难当,却无法阻挡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员工的热情和兴奋。三个月后,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成功通过海关总署等四部委的验收。从2014年1月29日正式获批到2014年10月13日关闭运营,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创下了中国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的最快速度。

更重要的是,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作为甘肃省第一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经成为当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名片,也是引领甘肃(武威)陆港从理念走向现实的“牛鼻子”。

在2015年1月召开的武威市第三届八中全会上,武威市委决定按照外向型、生态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在甘肃(武威)建设陆港。同年11月,甘肃(武威)陆港建设被列入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4月底,甘肃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甘肃陆港(武威)发展战略规划,决定推进全省建设,标志着甘肃陆港(武威)上升到全省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高度。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武威依托甘肃首个保税物流中心港口功能的优势,正在向西部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陈斌表示,经过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两个月的通关运作,中欧国际货运列车天马开始从武威首航。截至2017年3月,中国-欧洲列车天马共运送了74辆列车,由海关监管的货运量为12.7万吨,总货运价值为2.1亿美元。

目前,中欧班列天马已开通至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航线,并正在推广至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等欧洲主要港口城市的新航线。在中国,天马已经在海安、江苏、青岛、山东、深圳、广东、安阳、河南等地建立了七个物流基地。,并与重庆新欧洲(重庆)等中欧列车达成“代码共享”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在甘肃,武威是第一个提出“无中生有”发展的城市。这座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的内陆欠发达城市,曾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给武威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但武威除了拥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外,既没有沿海也没有沿边的明显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难度不言而喻。得益于“无中生有、优势互补、效益增长”的创新理念,武威敏锐地从资源大、市场大的角度把握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提出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的构想并付诸实践,为武威发展外向型经济赢得了宝贵的窗口时间。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崔,经济日报课题组成员,,顾阳,戚辉,顾阳)

“白手起家”拓展新路

我去武威调研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无中生有”。

武威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中国旅游符号“马塔闫飞”的发源地。不用说,历史是沉重的。但除了沉重的历史积累,用“一张白纸”来形容武威的外向型经济可能并不过分。一直以来,它都伴随着雪域高原和沙漠戈壁。虽然地处河西走廊的东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但解决温饱问题仍然困难,更不用说发展外向型经济了。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机遇来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念。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内陆腹地的区位劣势能否转化为西部开放的发展优势,成为武威市必须面对的重大命题。对此,武威市委审时度势,敢为人先,大胆提出了“无中生有,利大于弊”的发展思路。经过不懈的努力,过去不愿也不敢想的外向型经济,如戈壁沙漠中的梭梭,真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说到梭梭,武威的行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地有一项持续多年、面向全市干部的“艰巨任务”:每人每年必须种植一亩梭梭。起初,许多人不理解这种做法,并抱怨它。但是,多年来坚持治沙造林,不仅把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洲,而且把“当官做实事”的根深蒂固地扎根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中。

梭梭一旦生根,就会长到几米深。回顾过去,坚持种植梭梭实际上是一个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然而,对于武威来说,达成发展共识还远远不够。在这个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博弈中,更需要有“会办事、会做事的棋手”。

在武威,“金熊猫公寓”在当地非常有名。这是当地政府专门为引进财力有限的人才而建造的两栋现代化公寓。以“熊猫”命名,当地人非常重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才能。近年来,每年都有数百名重点大学优秀毕业生和紧缺高端人才来武威发展,有效缓解了人才短缺和发展制约的瓶颈。地方政府还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如招募高端创新人才、选拔拔尖领军人才、锻造行业骨干人才、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扶持青年创新人才等,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矩阵。

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人才流动的背后是项目流动和资本流动。从甘肃省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的通关运作,到“天马”的开通,从武威进口木材检验检疫和进口肉类检验场集中监管区的获批建设,到招商引资项目的推进,一批具有较强拉动效应和示范效应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发展凝聚人心。在过去的五年中,武威的项目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这也是武威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受益最多的五年。武威正以自己的创新实践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途径。

在采访中,我们也感觉到武威人对当地的不发达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承认,从实力积累到质量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从“规模”还是市场竞争力来看,武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武威要继续努力,勇于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加快从“五县之喉”向西部现代商贸中心的华丽转型。

(编者:梁

标题:内陆城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甘肃武威建设国际陆港调查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