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77字,读完约6分钟

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政府应该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建立市场化的退出机制。为了鼓励企业间的并购,除了政策鼓励外,地方政府应该将对产能过剩企业的补贴转变为对并购优势企业的补贴。此外,合理识别和科学准确地对“僵尸企业”进行分类至关重要

对“僵尸企业”的清理正在加速。据了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吉林、河北、山东、浙江、广东等14个地方明确提出处置“僵尸企业”。去年各地处置“僵尸企业”的笔录也已曝光:广东省清理了2385家国有“僵尸企业”,浙江省清理了555家“僵尸企业”,山东省清理了125家省级“僵尸企业”...

“从国际经验来看,处置‘僵尸企业’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应该站出来,扮演“有形之手”的监管角色。”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政府应该明确与市场的界限,不应该采取一切措施来对付“僵尸企业”。对于由化解过剩产能政策驱动的“僵尸企业”,政府应承担部分企业处置成本。但是,对于部分由管理不善形成的“僵尸企业”,我们应该尊重市场机制,进行破产清算。

动态监测防止死去企业又复活——如何处置“僵尸企业”(下篇)

完善退出机制

秦海林在比较各国应对“僵尸企业”的做法时说,美国在应对僵尸企业时,颁布了2008年《经济紧急稳定法案》,投入7000多亿美元,制定了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并针对不同行业的僵尸企业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救助计划,如资本购买项目、汽车行业融资项目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治理‘僵尸企业’从根本上来说是加快供应方的结构性改革,推动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秦海林说,具体来说,就是要调整绩效考核机制,打破原来只看gdp的片面考核标准,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精准,不能遍地开花;为了提高行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企业应遵循市场游戏规则,适应市场竞争;完善金融体系监管,减少地方政府对辖区内银行的行政干预,加强地方中小银行信贷管理;有必要完善企业破产的相关法律法规,降低企业市场退出成本。

动态监测防止死去企业又复活——如何处置“僵尸企业”(下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永伟认为,在应对“僵尸企业”时,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重点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退出机制。

执行副总裁、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席朱向《经济日报》记者强调,人员安置和资产处置是解决僵尸企业退出问题的关键。其中,政府有义务安置人员,各级政府应建立社会支持政策。资产处置应更多地采用市场方式。

鼓励并购

对付“僵尸企业”的主要方式是兼并重组和破产清算。“从社会稳定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主要采用前一种方法。前者给兼并重组方的优势企业带来困难,而后者给社会和政府带来负担。不难看出,市场清理的摩擦力和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取决于继续维持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持续再就业的能力。”江苏长江工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刘志彪教授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

动态监测防止死去企业又复活——如何处置“僵尸企业”(下篇)

"相比之下,并购可以维持社会稳定."朱坦言,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因为税收问题不愿与其他地区的企业合并,有些企业因为税收问题不愿与其他企业合并重组。

刘志彪认为,为了鼓励企业间的并购,除了政策鼓励外,地方政府应该将对产能过剩企业的补贴转化为对并购优势企业的补贴;对某些行业给予优先支持的政策也应该从支持和补贴企业扩大生产能力转变为补贴消费者和使用产品的用户。前者可以降低生产能力,鼓励结构调整,而后者可以培育市场需求,扩大市场竞争,减少产能过剩。这些是加速闲置资源流动的主要激励措施,也是中央政府少破产多重组清理“僵尸企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动态监测防止死去企业又复活——如何处置“僵尸企业”(下篇)

“僵尸企业”通过并购将亏损转化为困难的成功案例很多。例如,中国重耳自2011年以来连续遭受巨额亏损,到2014年底已资不抵债。在中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复星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重组三年后,中国复星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将亏损转化为困难。2016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40%;预计利润总额为4.8亿元,同比增长25.1亿元。

动态监测防止死去企业又复活——如何处置“僵尸企业”(下篇)

朱强调,在鼓励并购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有最后的发言权。要注意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注重降促结构调整,降促置换;政府应该为并购创造有利环境,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并购的政策法规。

促进科学分类

一些地区在治理“僵尸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秦海林坦言,处置工作与全国的预期还有差距。财政资金分配、企业人员安置等问题更加突出。一些地区发生群体性事件,“僵尸企业”的处置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员工的需求。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员工要求高,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政府应急机制不到位的问题。

“僵尸企业”也已经起死回生。2016年,随着钢铁价格的反弹,钢铁和煤炭的产能过剩出现复苏迹象。秦海林说,“僵尸企业”不能靠价格上涨来挽救。对于经综合诊断认定为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应坚决杜绝此类企业的死灰复燃,通过进一步完善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指标,将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排除在标准之外。

动态监测防止死去企业又复活——如何处置“僵尸企业”(下篇)

许多专家指出,合理识别和科学准确地对“僵尸企业”进行分类非常重要。自去年以来,钢铁和煤炭价格已经反弹。当钢铁行业扭亏为盈,煤炭行业盈利时,一些原本被列为“僵尸”的企业,如果按照企业是否亏损的标准来衡量,可能会起死回生。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僵尸企业”的数量也在动态变化。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在探索建立动态监测新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准确提出清理措施。例如,广东将逐年滚动调查“僵尸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广西提出建立“僵尸企业”数据。

“在处理‘僵尸企业’时,政府是在救人,而不是企业。政府将在人员安置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但这不是为了挽救企业,而是为了让它尽快顺利退出。”刘志彪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黄鑫)

(编者:梁

标题:动态监测防止死去企业又复活——如何处置“僵尸企业”(下篇)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