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7字,读完约6分钟

近年来,黑龙江省方正县立足实际,创建了“一主四辅”的农业产业格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工业项目,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困难村的实际情况,坚持精准的政策和努力,使精准扶贫工作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发展工业项目

增强精准扶贫的力度

工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正县创建了“一主四辅”(“一主”是水稻产业;“四补”农业产业模式,即肉鸡、食用菌、方正银鲫和北方医药产业,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目前,水稻产业已跃升为支撑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优势产业。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面积分别达到60万亩和15万亩,大米深加工企业发展到120家,拥有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7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方正莱斯”已成为中国知名商标,品牌价值30.54英镑

打造一主四辅农业产业格局

十亿元。肉鸡产业已建成屠宰能力3000万只鸡的加工企业和年产2000万只鸡的养殖基地。食用菌产业规模已达到1亿袋,净收入超过1亿元。方正鲫放养水面已达2.2万亩,商品量达20万斤。北方医药产业总面积已达2.5万亩。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9.1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2.95亿斤。

同时,针对贫困村缺乏工业项目的情况,发展了畜禽养殖、蔬菜种植、食用菌和北方医药种植等产业,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基础不断巩固。2015年,方正县在4个贫困村实施了全村产业化项目,在德山村等4个贫困村建设了年加工能力100万至200万袋的大棚、蔬菜塑料大棚和食用菌包装生产基地6180平方米,以发展城市边缘的经济“菜篮子工程”,引导贫困家庭种菜脱贫,带动贫困家庭发展食用菌生产。目前,方正县计划在5个贫困村推进产业化项目,并计划在青山村等5个贫困村建设蘑菇包装厂、大棚蔬菜基地、果蔬采摘园和大棚葡萄园。

打造一主四辅农业产业格局

深化农村改革

增强精准扶贫的力量

深化农村改革是准确脱贫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方正县通过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有效地增强了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动力。一是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分享权改革。通过集体资产的公平分配和利益分红,我们寻求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准确的扶贫。截至2016年10月,该县所有67个行政村都完成了资产量化和股权设定。全县清理资金4496.9万元,固定资产1.3亿元。据证实,经济组织有116,700名成员。根据计划,2016年,全县67个村将全部成立新的股份经济合作组织,10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实现营业收入分红。这项改革全面完成后,按照分配的公平,贫困户每年可以得到村集体的利益分红。二是全面推进“两权”抵押贷款。方正县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率先在全国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截至2016年10月,全县农村承包土地抵押贷款余额为3.4亿元,近两年累计发放13.56亿元;共有10户家庭抵押登记,贷款金额为35万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已成为方正县小农户贷款的主要方式。通过解决贷款困难问题,为精准扶贫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发展动力。三是加快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试点。通过就业服务平台和服务中心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方正县完成了8个乡镇和3个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为群众提供就业、新农保和民政集中服务;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以服务中心为基础的覆盖全县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同时,以全国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和信息入户试点县建设为契机,与苏宁特易购合作,在全县推广信息和电子商务产业,为加快精准扶贫提供有力支持。

打造一主四辅农业产业格局

创新商业实体

增强精准扶贫的活力

以农村土地所有权和分享权改革为契机,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把发展合作经营作为整体脱贫的有效途径,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吸收贫困村民加入社会,通过股份分红和合作经营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截至2016年10月,已经发展了47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9,612名成员,包括864名穷人;有331个大型谷物种植者和107个家庭农场;全县9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标准化生产,38家农业企业注册了商标,军丰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带动全县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0万亩,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同时,针对合作经营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划实施了一批适合各村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项目,引导和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工厂,县乡单位联系企业帮助贫困人口就业,通过创业和增加就业促进准确扶贫。截至2016年10月,全县已有23名贫困人口通过龙头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自主创业,另有345名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为实现村民整体扶贫和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一主四辅农业产业格局

加强科技服务

提高准确脱贫的能力

鉴于农民素质低、农村信息差、农业服务差,使贫困人口难以迅速脱贫,该县坚持标本兼治,做到“扶贫”、“扶智”。第一,加强科技培训。以推广应用水稻钵栽、温室蔬菜种植、畜牧业等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为贫困人口提供多种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技能、增加收入、创业致富、就业致富。截至2016年10月,该县开展了15次各种技能培训,培训了1,170名贫困人口。第二,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培训,使贫困人口在学习技能、提高技能的同时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扶贫的方向和目标,变“给钱给我做事”为“积极参与我做事”,从而加快准确扶贫。截至2016年10月,该县有1,485名穷人通过培训提高了技能,实现了自营职业和就业转移。三是创新服务体系。利用国家信息进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契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采用“网上”网络服务和“网下”实物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在农业、农机、畜牧等七个部门构建了“网络化”、“一站式”服务内容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并同时组织了农业技术中心和农机推广活动(本版附图:王伟)

标题:打造一主四辅农业产业格局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0460.html